top of page
  • Facebook
  • Instagram
  • YouTube

三、『陰暑』與『陽暑』之分別

炎炎夏日來臨,天氣持續高溫,戶外活動增多,令人易出現中『暑』機會?



中醫認為,大自然中有正常的六氣(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)變化,其中的『火邪』正是夏季當令的邪氣,天氣炎熱加上吃太多辛辣刺激食物,讓人火氣大,因而出現口乾舌燥、口臭嘴破、眼睛出現血絲、臉色紅赤、長暗瘡、小便黃赤及便秘等症狀。若身體排汗功能不佳,無法排除身體多餘熱氣,便會產生中『暑』。


在室內,吹吹冷氣、嚐嚐西瓜、雪糕、冰條等讓身體降下溫,是否可以防中『暑』呢?中醫認為中暑,有『陰暑』、『陽暑』之分!


『陽暑』

即是一般人熟知的中暑,長時間在高溫、通風不良、濕度高環境下活動工作的人,排汗的調節中樞「熱過頭」失調, 熱氣無法藉由流汗排出體外造成。


輕微的症狀有發熱、頭暈、頭痛、汗多、口渴、食慾不振。嚴重的會有呼吸急促、意識不清的情況症狀。

『陰暑』

多見於現代人誤用消『暑』方法去解『暑』所致,例如原本在高溫室外,突然進入低溫涼爽的冷氣房,甚至還將電風扇對着身體直吹;或是運動完大汗淋漓狀態下,猛飲凍飲或洗冷水澡,造成寒邪入侵人體,汗孔無法順利張開,及脾胃陽氣受損。出現怕冷、發熱卻不流汗、身體痠痛、倦怠、腹瀉、腹痛、胸悶、嘔吐」等症狀。


若發生中暑現象,應立即停止戶外活動,移至陰涼通風處休息,並鬆開衣物,使身體透氣,也可以用濕毛巾擦臉部、手腳,加速體溫降低,另外,也要適量飲用水分或含電解質運動飲料,建議以室溫水為佳。


夏日消暑的飲食原則,以清淡為主,少吃油膩葷菜,勿食甜食、過甜水果及冰品,因為肥膩不易消化,甜食易生內濕、冰品更易傷脾胃。


可適當進食一些解暑、生津、清熱之食物,如黃瓜、綠豆、冬瓜、蓮藕、絲瓜、西瓜、楊梅、梨等…。

1,323 views

Recent Posts

See All

Comments


logo_text_wh.png

© 2023 尚沁中醫診所 Caring Clinic

Ka Wing T. 製作網頁及發佈 • ProjectPlay Entertainment Studio | ppes.one

bottom of page